编者按:
近日,新民晚报社在全市试点的首个社区观察项目在杨浦区启动,并发布“老电梯换新”“共享停车”等首批“人民城市·治理有YOUNG”社区观察选题。这一社区观察行动聚焦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亮点,倾听原汁原味的百姓心声,捕捉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生动展现杨浦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和积极成效;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杨浦经验,形成具有参考价值的基层治理案例库和工作法;推动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让观察行动的过程成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过程;营造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治理氛围,真正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培养一支懂治理、会观察、善表达的基层治理工作队伍,为杨浦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最近,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爱联大厦的2号电梯正在更换中,预计本月中旬即将完工。虽然因为施工封闭带来了暂时的不便,但乘坐旁边已在8月底率先完成更换的1号电梯,大家的心里都格外踏实——毕竟,这两部电梯的“年纪”都已经接近30岁了,故障不时发生,让站在电梯里的人有点“吓丝丝”。近一两年来,杨浦不少小区都通过党建引领三驾马车齐心协力,以“红色引擎”驱动社区共治,陆续带领居民们实现了老梯换新,让大家的生活更加安全和美。
服务走在前,续筹维修基金成功换梯
爱联大厦是一座建于1996年的商住综合楼,一至五楼是写字楼,上面是住宅。写字楼的电梯使用本就频繁,加之电梯年数已久,近年来故障频发。然而,原有物业费收缴率不高、维修基金即将触底等情况,使得小区各项维修工作都无法彻底改善。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业主利益、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感,在街道城建中心指导下,小区业委会通过市场化选聘,选聘了新的物业公司。新物业,新“面孔”,从楼道堆物整治、微更新等“关键小事”着手,带来了小区的新气象。
服务走在前,换来好口碑。随着屋顶漏水改造、消防设施更新升级等工作持续落地,治理难点、痛点逐一攻破,居民们呼声最高的电梯更新这一“老大难”在大家的期待中终于搬上了议程。
一方面,街道牵头召集“三驾马车”启动续筹维修基金,一方面协助小区走流程申请老梯更新“国补”。居民区书记侯蔚告诉记者,算下来,每户家庭大约要出七八千元,必须要争取大家支持,换梯才能成功,但爱联大厦存在两个难点:一来,这里对口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楼里居民不少都是三代同堂,要做好几代人的思想工作,而且,出租率也比较高,要和年轻的业主沟通只能在下班时间,和不常住的房东沟通,则更加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二来,写字楼业主中还有与前物业正在打官司的,要争取这部分业主的支持,“三驾马车”积极配合提供诉讼所需材料,以心换心,让写字楼业主全部同意续筹。
经过前期工作,今年春节后,爱联大厦启动公示,126户业主中仅一户反对,其余全部同意续筹,这为换梯开了一个成功的好头。8月底,第一部电梯已经成功更换,第二部电梯本月也即将完成。国庆节期间来走亲访友的市民也发现了爱联大厦的这件新鲜事,为住户们高兴的同时,也勾起了他们的心事——自家楼里的电梯是不是也该换了?
分阶段实施,样板工程换得零票反对
面对资金筹措难、居民意见统一难、多方协调难等重重考验,控江路街道的控一居民区党总支转变工作思路,推动杨浦公寓分步实施,最终在样板工程引领下,成功实现全部换梯。
建于2002年的杨浦公寓内有两部商务楼电梯和11部居民楼电梯,换梯需要居民和商务楼业主筹措数千元至8万元不等的资金,因此,居民意愿不统一。但是,商务楼电梯使用频繁,已经到了每周都有故障,甚至发生关人事故的地步,业主更换意愿强烈,因此,居民区党总支转变工作思路,率先启动商务楼换梯。在综合考虑楼层高低、商户规模、人流量等因素的前提下,各商户之间就出资比例达成了共识;在维修基金不足的前提下,大商户还牵头主动提出自筹资金,解决资金难题。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商务楼两部电梯率先完成更新。
居民区书记朱亮说,有了样板,就有了抓手,“三驾马车”邀请居民去参观新电梯,新旧一对比,因为费用问题心存反对的居民也动摇了。接下来,居民区又请来专业机构对电梯进行体检,结果令人吃惊:“11台住宅电梯中,得分最高的两部电梯是60分,最低的是零分!结论是‘建议全部更换’。”检测报告在手,又打消了一批观望者的顾虑,再加上小区里多次召开各种沟通会,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打消诸如一楼居民不愿使用公共维修资金的反对念头,最终,同意率逐渐提高,从一开始的92%同意提升为220余户居民“零票反对、两票弃权”。
全过程透明,变“要我换”为“我要换”
殷行街道工二(1)小区有几幢高层住宅房龄长达33年,今年春节前夕,其中5台已经陆续更换,剩余5台近日也准备启动,争取在明年春节前完工。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章咏梅说,全过程透明公开是基础,变“要我换”为“我要换”是关键。
更换电梯要动用公共维修资金,一楼的居民难免觉得“吃亏了”,还有一些居住面积大的居民也会觉得“不合算”,怎样让大家拧成一股绳?章咏梅说,党总支搭建“1+3+N”协同平台,化解各种难题。一方面,全程透明,代建方和电梯品牌的选择、施工计划等都做好征询和公示;另一方面,调动居民的积极性,让大家了解这些经常损坏甚至发生关人意外的电梯到了必须要更换的时间,明白电梯安全的重要性。最终,几幢楼的居民同意率都超过了90%。
新电梯的通风扇让工二(1)小区居民觉得很不错。
在长海街道盛世豪园小区换电梯的过程中,居民区书记陈剑锋也有相同的感受。他说,全程公开,提前谋划,让居民真切感受到这是实实在在对自己有利的事,就会换来支持,因此,在换梯过程中没有任何投诉。
20世纪90年代大批兴建的高层和小高层住宅到今天都已经步入了“中年”,电梯也普遍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毛病。老电梯换新看似只是设备更新,实则是社区治理的一场“大考”。杨浦区不少小区陆续完成或启动了老电梯更新改造,不仅提高了电梯运行的安全系数,新增的通风扇、无障碍、电动车入户梯阻等功能,更提高了居民们的安居指数。
在采访中证券配资网,记者感受到,对于不少小区来说,换梯的过程不仅是硬件升级,也是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升级”。当党组织成为穿起千条线的“一根针”,当党员成为疏通堵点的“先锋队”,当党建机制成为凝聚共识的“润滑剂”,“悬空老人”落地、“上下为难”化解便水到渠成。以党建“绣花针”穿起民生“千条线”,换的是电梯,暖的是民心!
天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